江沱交汇泸州美,
四大商贾共繁荣。
鼓书声响古今传,
民间艺术薪火延。
泸县,位于四川盆地南部,地处长江、沱江交汇处,川、滇、黔、渝4省市交界处、成渝经济区核心地带,历来商贾云集。优越的地理位置孕育了泸县丰富的民间文化,而戏曲类目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泸县现存活跃的曲种有金钱板、快板、刮大板、四川方言诗朗诵、清音、车灯、荷叶、盘子、琴书、相声、双簧、谐剧、鼓书、小品、神谕、莲枪。
今天,泸小文要给大家说的便是泸县最古老的曲种——鼓书。
“鼓书”这一曲种最早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宋代,随着国家政治中心向南迁移,泸县逐渐崛起为四川四大商业重镇之一,与成都、重庆、万州并驾齐驱。
泸州的经济腾飞,不仅带动了各行各业的繁荣,还让文化娱乐事业焕发出新的活力,从泸县的宋代舞女乐石刻中,我们可以发现当时泸县已经拥有了完善的戏剧表演场所和丰富的乐器。当地的表演者们会用琵琶、古琴、排箫、锣、扁鼓、齐鼓、横笛、笙、拍板、三弦等各种乐器演奏出美妙的音乐,让人陶醉。
鼓书,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泸县鼓书最早在泸县东部的云锦、立石以及重庆市永川等地盛行。表演时,一人站在板凳上边敲锣边说唱,乐手用堂鼓、小镲、二胡、大胡、竹笛、三弦、木梆、碰铃伴奏。
泸县鼓书的第一代传承人是出生于19世纪30年代,乡村石匠出身的朱及生,他所创作的丰富多样的石匠歌曲、民间歌谣,代表了泸县鼓书早期的传承形态。经过朱子奎、朱天成、朱荣茂、朱华荣五代民间艺人近200年的传承发展,泸县鼓书逐渐形成了一种有系统、有套路、有固定板式、唱腔和伴奏的曲艺表现形式。
1975年,第五代传承人朱华荣带着儿子朱裕国开始整理和规范泸县鼓书的唱本、表演技巧和音乐伴奏,正式命名“泸县鼓书”,在泸县东部各乡村的文艺宣传队中演出。
随着20世纪90年代泸县农民演艺的兴起,朱裕国将泸县鼓书纳入他组建的“泸州市心连心艺术团”节目单,长期演出并逐步扩展到泸县周边镇、泸州市龙马潭区、江阳区,重庆、云南、贵州等周边省市。
泸县鼓书早期的表演形式简单,表演者边敲鼓边说唱,讲述场景和民间故事。表演者通过嘴、眼和肢体动作来展现唱本中的人物和画面。为了增加互动性,开始加入川南民间吹打乐伴奏和帮腔表演,逐渐形成相对完整的鼓书伴奏体系。
表演现场气氛热烈,角色刻画栩栩如生,具有曲艺“说唱相结合”的鲜明特点。注重故事化叙述的泸县鼓书,唱腔更接近口语,通过语气、节奏和身形变换展现美感,描绘情感景象,细致入微的表演,令人拍案叫绝。
泸县鼓书唱腔主要可以有“两腔、四季调、四小调”。两腔包括高腔和平腔。高腔有导板、散板、慢板,通过演唱速度来表达情感。平腔有原板、中三眼、快三眼、流水、快板、数板,主要用于讲故事和抒发情感。
四季调根据唱本内容和情感演唱,包括春天的鲜花调(欢快喜悦)、夏天的戏水调(勤奋劳作)、秋天的雁鹅调(丰收喜悦)和冬天的梅花调(伤感苦情)。
四小调包括大拜年、冤魂调、小调和灯调。小调主要包括哭长城、十五观灯、小夫妻、望郎归等民间小调。灯调包括莲枪调、牛儿调、马儿调、花灯调。
小调保留了泸县鼓书原生态的活用通、激情溜、映山调、快活流、四四流、连环勾曲牌,由民间五声调式构成,有连环勾前奏和激情溜前奏。
泸县鼓书作为这片土地上的瑰宝,见证了泸县几百年的历史变迁。它承载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智慧和文化传承,如今仍然在各个角落里传颂着这些古老的故事。然而,在现代社会中,泸县鼓书所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尽管有了传承人的努力,鼓书在当地仍然难逃衰退的命运。
如何让泸县鼓书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首先,要重视泸县鼓书的传承和保护。一方面,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另一方面,要广泛开展泸县鼓书的普及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门艺术。
其次,要让泸县鼓书与现代文化相融合,寻找新的创作灵感和表现形式。通过改编现代戏剧、电影、音乐,让泸县鼓书走出乡村,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再次,要培养一批新时代的泸县鼓书传承人。在校园、社区开展培训教育,让年轻一代对这门艺术产生兴趣,传承下去。
非物质文化遗产泸县鼓书,是一份来自历史的宝贵礼物,珍惜传承,必将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作者:公子墨卿
原创文章,作者:sichu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ichuant.com/archives/1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