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文物科技创新论坛”在四川成都召开

6月9日,由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四川省文物局共同主办,四川大学承办的第三届“文物科技创新论坛”在四川成都召开。论坛以“文物保护与价值阐释科技创新成果及应用”为主题,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专题任务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为主要内容,旨在促进研究成果交流、加强沟通合作、激发文物科技创新活力。来自专题任务各项目组、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和四川省有关单位的150余名代表参加论坛。

第三届“文物科技创新论坛”在四川成都召开

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主要负责人在致辞中说,2019年以来,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专题任务先后启动了36个项目。来自全国文博机构、高校、科研院所的200多个科研团队,在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文化遗产风险监测与防控体系构建、石窟寺及墓葬壁画保护关键技术研究、馆藏文物一体化防震及深海考古技术装备研发等领域取得了多项成果和技术突破,推动了我国文物领域科技进步。“十四五”时期,文物科技创新工作将进一步强化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准确把握应用场景创新、科学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的内在关系,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作用,进一步加强文物科技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传播,让先进科学技术为文物保护利用注入源头活水,支撑引领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长期以来,科技部会同国家文物局不断加大文物保护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在国家科技计划中,面向考古发掘、文保单位、博物馆、数字化等文物保护特殊场景,针对价值认知、保护修复、风险防控、传承利用等技术需求,进行全链条部署,初步形成了以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协同发展的创新格局。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充分释放创新创造活力,进一步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持续加强中华文明探源研究,将文物价值阐释融入研究全过程,在文物保护修复、文物安全防控等方面取得新突破。要加强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交叉融合和交流合作,加大基础数据积累,推动技术体系化、标准化进程,培养一批领军人才和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加快新技术、融媒体与文物资源间的技术转化与展示优化,让文物活起来。

四川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大学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成立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学术积淀和研究实力,深度参与三星堆考古发掘、研究和阐释,开展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系统深入地阐释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演进格局,为加强中华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阐释,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贡献力量。四川大学将进一步加强建设,力争成为有影响力、话语权的高水平研究基地和考古研究与文物保护的人才培养高地。

论坛聚焦考古与文化遗产价值认知、文物病害评估与保护修复、文化遗产风险监测与防控、文化遗产传承利用关键技术等4个重点方向。来自12个项目组的13位专家分享了项目最新研究成果,分别围绕中华文明探源研究、青藏高原古代人群迁移及气候变化格局、墓葬壁画原位保护关键技术研究、石窟寺岩体稳定性预测与加固技术、石窟岩体渗水精细水文地质模型研究、馆藏文物一体化防震、下马碑遗址早期人类使用颜料和复合工具研究、深海考古专用AUV研发、金属文物耐蚀性评估、古建筑裂隙监测传感器研制、纸质文物信息识别与数据库建设、数字文化遗产数据分析及版权保护等方面内容展开交流研讨。论坛以大会报告和海报交流相结合的形式,14个项目组通过学术海报进行了成果展示和交流。

(来源:文旅中国 / 国家文物局提供图片)

原创文章,作者:sichu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ichuant.com/archives/749

(0)
sichuansichuan
上一篇 2023年6月12日 19:31
下一篇 2023年6月12日 19:3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