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江阳区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入选交通运输部典型案例

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是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泸州市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在探索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其中,江阳区的创新做法脱颖而出,为农村运输网络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6月4日,交通运输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典型案例(第八篇)对泸州市江阳区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模式进行了宣传推广。

6401.jpg

四川江阳:强化支撑要素保障,探索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新模式

江阳区按照“政府引导、科学筹划,多方协作、融合共享”的原则,大力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形成了四通八达、联通城乡、通村达户的农村运输网络,探索形成了交商邮供融合促进农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做法。

健全完善机制,“同频共振”实现可持续发展

6402.jpg

一是建立自上而下的组织保障机制。建立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区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交通运输、发改、财政、商务、农业农村、供销等部门及街镇为成员的“交商邮供”融合发展工作专班,形成“政府主导、多级联动”的工作格局,及时协调解决融合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是建立稳定长效的资金投入机制。整合农村客运补助、“金通工程”样板县奖补、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专项奖励资金,配套区级补助资金,对参与企业、运输场站和车辆升级给予贷款优惠、税费减免、资金补贴。截至2024年底,累计安排扶持资金680余万元。

打造网络体系,“功能共享”实现转型升级

6403.jpg

一是改建客运场站,打造一体多能的县级枢纽。利用客运站闲置空间,建成具备自动分拣、仓储服务,电子商务、信息管理等一体多能的区级中心,满足了干支衔接、统一仓储、集中分拣、共同配送的枢纽功能。截至2024年12月,区级物流中心分拨运输邮件339万件。

二是推行资源共享,形成上联下接的乡级综合服务站。选择6个具备片区辐射能力的街镇城乡公交首末站进行升级改造,建成具有客运服务、邮政服务、快递物流分拨配送、电商运营等多功能综合运输服务站,实现上联区级中心,下接村级驿站的接转功能。

三是合理优化布局,布设一点多能的村级服务网点。根据村民需求和出行习惯、各村产业需求特色,依托邮政网点、商超、供销和村委会等资源,设置“金通·邮快驿站”68个、“金通·交商邮供驿站”3个,为村民提供便捷的综合服务。

创新共享模式,“合作共赢”实现赋能增效

6404.jpg

一是客车捎带快递进村入户。发挥农村公交覆盖优势,通过对各镇村客货邮运输需求调研摸排,布设农村客货邮合作线路,畅通“农村公交+小件物流+邮政快递”的客货邮运输渠道,平均降低邮件配送成本约20%。

二是本地农特产品线上销+线下寄。大力发展“快递进村”线下寄递上门服务,打破中间商层层收购压低农产品价格的局面,依托电商平台开展线上销售,有效实现农产品下树出土即可收寄发货。截至2024年底,开展农产品“线上带货”直播和线下带货促销活动63场次,实现农产品销售396余万元。

(来源:泸州运管)

原创文章,作者:sichu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ichuant.com/archives/6221

(0)
sichuansichuan
上一篇 2025年6月6日 18:54
下一篇 2025年6月6日 18:5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