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赵荣昌 泸州观察 魏杰 文/图
5月14日,泸州市古蔺县寻龙洞40年使用权以267.6万元价格成交。
寻龙洞,位于古蔺县太平镇东南部,洞内可利用空间平面投影5944.27平方米,长度约250米,平均高度约10米,周边遍布郎酒庄园、仙潭酱酒基地、沙滩酱酒基地等,具有建设大规模窖酒储藏地的优势。
拍得使用权的四川省力酱文旅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张涛告诉记者,将依托寻龙洞天然恒温恒湿优势,重点建设酱酒储藏基地和酒旅融合体验项目。“能直接带动白酒生产、文化旅游等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张涛说。
“这不是简单的拍卖,而是为溶洞资源保护利用探路。”古蔺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游飞告诉记者,在此之前,国家和省级层面均没有溶洞资源资产化管理的法律依据。
因此,制定溶洞资源保护利用的政策体系,成为开展拍卖工作的“首要之题”。

拍卖会现场
“在省市自然资源部门指导下,古蔺聘请高校智库编制溶洞资源使用权出让地方规范性文件,初步搭建了市场化交易框架。”游飞介绍,区别于传统开发中 “重开发轻规划、重利用轻监管”的弊病,古蔺县尤其重视溶洞资源开发利用全生命周期管理,覆盖调查、规划、评估、监管各个层面。
此次拍卖之前,古蔺县组织勘探专家团队对全县200余个溶洞开展普查,建立溶洞资源“数字档案库”,并专门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发“溶洞资源价值评估模型”,综合预期收益、开发成本和价值剥离进行科学定价。
科学评估,是市场化交易的关键一环。对此,古蔺县明确“保护优先、合理利用”双原则:拍卖前需通过地质灾害和社会稳定“双评估”。

此次进行拍卖的寻龙洞
此外,在溶洞使用过程中,企业必须按照要求投入专项资金用于溶洞安全监测和维护,严格禁止任何破坏性开发建设。“下一步,将继续开展县域溶洞资源‘全域详查’,分批推出适合酒旅融合、教育研学等用途的溶洞资源,做到‘一洞一策’。”古蔺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谢刚说,让更多有开发价值的溶洞资源转化为“生态财富”。
全程参与古蔺县寻龙洞政策编制并见证拍卖过程后,中国不动产(自然资源)登记协同创新中心秘书长吴春岐教授认为,“此次试点交易是通过合理高效利用自然资源将生态财富转化为经济财富的生动实践,让溶洞有了‘使用说明书’ 和‘价值评估单’,绿水青山就能真正变成可触摸、能变现的金山银山。”
记者了解到,2022年7月14日,宜宾市兴文县曾以公开挂牌方式顺利出让两宗地下溶洞[古宋镇清泉村清泉洞和大河乡峰岩村峰岩洞(大洞)]空间使用权,这也是全省首例地下溶洞空间使用权出让。有意思的是,前后两宗出让,其后续使用,都是用于窖酒储藏。
原创文章,作者:sichu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ichuant.com/archives/5843